2020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一流意识,紧紧围绕一流目标,坚持高质量内涵发展,深入推进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1+8”工作任务,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强农兴农科技创新与服务,重点围绕“人才强校”和“校院两级管理”两条主线,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办学水平,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学校工作的年度目标是: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加快“双一流”建设,力争本建设周期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推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全面落实《一流人才培育行动计划》;做好精准引才育才,推进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各类科技经费10亿元左右,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科技奖励6项左右;主动融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深化与襄阳市、神农架林区、深圳市战略合作;新增与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全面稳定深度合作关系,成立中法农业教育与研究联盟、华农-奥本学院;深化文化建设“四个转变”,师生在校园文化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优质完成校园基本建设任务,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绿色校园更加宁静和谐美丽;巩固管理服务机构改革成效,实行二级单位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
在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要以大力度工作促加速度发展。2020年学校工作的重点任务是: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完善理论学习常态化机制,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读精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制定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制度。制定《华中农业大学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实施办法》。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三级责任制,抓实二级单位意识形态工作风险防范。
2.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落实“三全育人”,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入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爱国爱校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建立健全师德教育机制,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加强师德监督,落实院(部)师德师风教育管理责任。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创建“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面促进学校党建质量创优和示范创建。制定《二级单位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党支部工作细则》,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体系。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重点做好在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校课程和教师队伍建设。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干部培训规划,加大干部分类分层培训力度。制定《中层领导干部考核实施办法》,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中知事识人,完善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制度。加强二级单位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及时调整不胜任者。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5.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学校的贯彻落实。长期坚持“严”的主基调,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做实日常监督、制度防控、纪律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通过谈话、函询等方式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有效开展第21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持续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巩固拓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成果。全年巡察5-6个二级党组织,加强巡察整改工作,适时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6.做优做强新闻舆论工作。统筹建设、管理校园媒体矩阵,做优做强 “狮山流量池”,充分发挥聚合效应提升传播力。聚焦重大宣传主题、重要时间节点,强化宣传策划,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宣传网络,推出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宣传报道。
7.提升统战工作质效。加强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引领,开展“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活动,进一步凝心、汇智、聚力。做好无党派人士和港澳台侨、民族宗教和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加强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宣讲,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
8.扎实做好党的群团工作。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创新工会活动内容和方式,构建精准助力教职工职业发展和困难帮扶服务体系,完善提案提交、承办、反馈机制。发挥好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支持学生会、研究生会做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保障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维护权益。支持青年联合会为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开展交流、合作和服务。支持妇委会开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活动。
9.扎实做好新时代离退休人员工作。完善教职工荣休制度。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工作,加强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离退休人员关爱服务保障体系,做好孤寡病残老人、“空巢”老人的生活帮扶与精神援助,努力让离退休人员更加安心舒心暖心,不断增强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全面实施《一流人才培育行动方案》
10.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新时代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完善本研贯通培养机制。进一步扩大转专业自由度,实现跨年级、跨学科、跨专业选课。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设高水平实践基地、实验场站、人文社科观察点。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定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办法、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
11.加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制定专业动态调整评估方案,试行校级专业评估。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牵引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开展专业三级认证,试点开展“双一流”建设专业国际评估。统筹推进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立项建设100门“课程思政”专业课。高质量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核心通识课程、跨学科课程、全英文课程、本研贯通课程和信息科技、工程科技平台课程建设。分层分类实施小班教学,强化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多元化考核,推进非标准答案考试。
12.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创新招生选拔方式,进一步提升生源质量。重点支持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和国家战略、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的项目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面修订培养方案,探索5年本硕、8年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完善研究生分类培养和全链条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博士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探索导师组集体指导培养。着力建设一批研究生培养优质公共平台。制定学位授权点绩效考评制度。
13.加强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以一流学科一流导师培养一流国际学生为导向,优化国际学生招生学科专业布局,进一步强化国际学生趋同管理,完善奖学金评审、预警、淘汰和激励机制。加强国际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4.做好招生就业和成长关爱工作。创新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加强勤工助学管理,强化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值班、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提供全天候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预约服务。加强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投身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到基层、现代农业、现代生物等重要行业领域与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就业创业,参军入伍。持续推进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三、全面加快一流学科建设
15.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展“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完善经费统筹与绩效考评机制,提升建设绩效。做好“双一流”建设首个周期总结和期末自评,组织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参评工作。
16.加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新农科发展战略研究分析,加强顶层设计、宏观布局及长远规划,推进学科结构优化调整。制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改革方案,加快发展生物医学与健康、信息科技与智慧农业、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等新兴交叉学科。凝练优势特色,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四、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7.精准引才育才。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科交叉发展、重大科技设施建设,精准设岗,按岗引才。加大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力度。积极吸纳更多处于学术活跃期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培育新时代“两邓一张”式领军人才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多方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机制,全力支持各级各类人才成长和发展。修订“狮山硕彥计划”实施办法,畅通重大贡献人才补选机制,组织实施新一轮青年英才和教学能手B2岗遴选工作。分类分级做好人才队伍培训、轮训。召开学校人才工作会议。
18.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突出质量评价,全面修订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考核奖励等评价办法,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评价。做好教学科研单位编制核定工作,完善各类人员首聘期集中考核机制,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制定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实施好管理职员宽带薪酬体系和“卓越员工”计划。稳步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加强非事业编制聘用人员管理。
五、全面提升创新引领发展能力
19.加大有组织的科研力度。加强突出原创引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战略研究。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全过程管理组织化能力。全年力争各类科技经费10亿元左右。
20.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推进农业微生物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园艺生物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前沿科学中心、交叉科学研究院、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中心、神农架科技创新中心、深圳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和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步伐,切实建设好双水双绿研究院、宏观农业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全年力争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3-5个。
21.提升科技成果产出质量。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发展导向,完善科技成果激励机制,加强成果产出能力建设和培育,产出一批能够迅速转移转化、引领发展的高质量科技成果。稳步提高期刊质量,积极创办外文期刊。全年力争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科技奖励6项左右。
22.增强社会服务效能。加强资源整合与集成创新,深入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构建精准技术推广与教育培训相衔接的“一懂两爱”人才培养机制。继续做好定点扶贫建始县工作,探索脱贫后校地合作新模式,建立健全持续投入保障机制、防范返贫责任机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
23.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坚持破“五唯”,完善突出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的同行评价机制。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类型科研活动人员分类考核评价机制。
六、全面推动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
24.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稳定全面深度合作。成立中法农业教育与研究联盟,与美国奥本大学联合成立华农-奥本学院,推进新西兰梅西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5.构建全球务实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培育建设高层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联合实验室。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拓展东亚和中亚、西亚地区的国际教育合作。全年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20场以上。积极拓宽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
七、全面建设一流大学文化
26.创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深化“四个转变”,进一步探索和发挥“狮山文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资源聚集、空间利用的机制与作用,促进文化建设与“全国文明校园”创建的深度融合。突出文化建设的美育主导,以促进师生融乐、激活校园创意、体验生活美学为主旨,策划和组织好毕业季、迎新季、狮山读书节、狮山艺术节、狮山欢乐节系列文化活动。设计开发校本文化创意产品。
八、全面提升专业服务保障能力
27.加强校园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定《华中农业大学绿色校园建设行动方案》,推进节地、节水、节电、节材、节粮。完成校园总体提升规划和“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编制。优质建设工科创新与实训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验楼、学生公寓(七期)、幼儿园、农理科综合创新基地。加快老旧住宅电梯加装等民生工程建设进度。优质实施好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统筹考虑生产、生态和生活协调发展,更新设施、调配电力容量,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
28.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国家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加强生命与健康安全教育。加强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与管理。优化校园交通环境,提升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29.优化后勤服务与综合保障。推动后勤服务提质增效、内涵发展,提升专业化服务保障能力。规范校属企业运营管理。加快推进网上办公、管理和服务。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加强机要保密工作,做好档案管理服务。丰富图书馆经典和前沿馆藏资源,提升信息咨询和服务质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现教职工年度体检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和附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友会和基金会规范管理、内涵建设,服务校友和学校发展。
30.做好财务和资产管理。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做好预算统筹改革,开展项目执行绩效评价、国有资产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运用。规范业务流程,固化业务流程标准,依托业务流程做好风险控制。围绕经济业务流程推进信息系统外联内接,实现信息流程一体化,业务办理一站式。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九、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1.全面落实依法治校。有效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各项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修订学校章程,继续做好校内规章制度清理,优化制度合法性审查工作流程。
32.加强规划与战略研究。开展新时代学校发展重大战略研究,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全面总结评估学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开展学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研制。推动与襄阳市、神农架林区、深圳市的校地战略合作。
33.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巩固管理与服务机构改革成效,持续提高运行效能。全面实行校院两级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建立资源投入与事权责任相匹配的机制,落实学院(部)在人员管理、经费使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