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规制度 | 公开指南 | 公开目录 | 年度报告 | 分类查询 |
所在位置: 首页 >> 基本情况 >> 学校发展规划 >> 正文
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工作要点

 

2017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努力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抓好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

1.全面整改落实教育部党组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严格落实教育部党组部署要求,制订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党委全委会作用发挥不充分、宣传思想工作方式单一、基层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不规范、践行“四种形态”不力等主要问题,明确整改责任,立足当前抓整改、促落实,着眼长远立规矩、建制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小落实。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发挥对二级单位中心组的示范带头和带头作用。落实周四下午理论学习研讨制度,制定专题学习计划、创新学习载体、加强理论研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师生党员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建立专题学习督导、检查制度,推进学习深入有效。

3.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深入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修订学校党委全委会议事规则,健全学校常委会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机制。规范和完善二级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对各学院党委会召开情况进行专题检查,督导各学院按照议事规则讨论决策学院党的工作重要事项。完善党务职能部门与基层党组织书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基层党建工作。

4.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扎实开展体系式学习和融合式讨论,生动开展案例式教学,聚焦育人新举措、新经验,推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华农的落地落实。完善党委部门联席会议定期研讨党建与思政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完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实施“思想引领”计划,推进研究生党建领航工程,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成效,全面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对教师思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共识,提升功能,形成“学校领导分管,党委宣传部统筹,相关部门协同,校内外基地支撑”的工作机制;以青年教师为重点,抓好教师分类指导和分众化思政工作。开办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暑期实践班,抓好青年联合会阵地建设,定期组织“清涟”跨学科论坛、高雅艺术体验活动,搭建教工交流、合作和服务平台。加强新教工入职教育中的思想和师德建设,开展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与海归人才的联系交流沟通,继续开展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讲好教书育人故事,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5.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强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落实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管好教材、课堂、讲坛等宣传思想阵地。持续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主动发声能力。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统筹,深化思政课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完善两课教师兼任社团、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制度,搭建“两课”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平台,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6.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主体责任清单管理,实行主体责任落实纪实制度,健全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调研督导、提醒谈话和下级党组织书记定期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落实主体责任情况等制度,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以学习贯彻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为主要内容,认真开展第十八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保持常抓的韧劲和恒心,不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深入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责任追究。完善招标、采购、基建、招生、考试、干部、人事等重点领域内控机制建设。加强信息公开,完善信访监督平台建设。

7.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提高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实施“基层党建工作整改落实年”,进一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一书、两册、三台账、四考评”党建工作模式,倡导党员亮明身份。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定期自查报告制度和检查情况通报制度,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开展“两访两创”活动,巩固访谈群众、问计基层、问题整改的常态化机制。制定党支部工作制度清单,创新各院系教工党支部生活形式,发挥支部组织生活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落实“四铁”党员队伍建设要求,实行党员手册纪实制度,规范党员组织关系和党费收缴管理工作。

8.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加强干部工作整体规划,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拓宽干部选拔渠道,规范选人程序,不断优化选人用人环境。有序推进部分处级干部岗位的调整和充实,做好有关单位行政班子换届调整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将干部的任期制和目标责任制有机结合,完善管理岗位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严格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填报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社团兼职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专业化能力。

9.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大学精神、校本文化的研究、阐释和宣传。组织召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研讨会暨工作推进会,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推进学院文化建设,弘扬和培育优秀的学术文化。实施特色网络文化工作室和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培植计划,支持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和“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增强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深化“五色校园”文明创建工作,促进文明创建工作共建共享。

10.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完善党委常委联系代表性民主党派人士和知名专家的制度,加强与民主党派负责人沟通交流,重大改革、重要工作听取民主党派负责人建议。出台加强二级党组织统一战线的工作意见。协助民主党派加强换届后的组织建设,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认真开展港澳台侨、民族宗教和留学回国人员工作。

11.加强群团组织和离退休工作。全面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创新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探索多样建团,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召开学校八届三次教代会,推进二级单位教代会规范化建设,建立教代会代表巡查、质询制度,开展教代会代表与职能部门沟通等活动,完善督办机制。推动工会、妇委会、青年联合会、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创新,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建功立业。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支持涉老组织开展工作,丰富老年生活,发挥老同志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激发事业发展活力

12.推进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快实施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找准改革切入点,鼓励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切实发挥5个专项改革工作组的作用,健全上下联动、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互动改革的机制,分解改革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推进改革落实到位。

13.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深入推进新一轮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创新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培养方案衔接机制。增大留学和游学学生比例,出台学生赴国(境)外交流资助办法、学分转换及认定管理办法,多途径拓展国际合作资源和海外交流合作项目。推进本科生学分制收费和管理。持续推进国家级研究生课程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博士生分流考核制;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

14.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教职工聘用制改革组织开展201471日后入职教职工三年首聘期考核,严格按“首聘期”考核结果开展合同续聘、解除工作,不断完善教师准聘长聘制度;组织开展20147月前聘任教职工聘用中期考核评估。稳步推进教师分类管理,研究制定教师分类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不同学科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稳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制定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绩效优先的收入分配机制。稳步推进养老保险改革,维护教职工利益。稳步推进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开展学院综合改革试点。

15.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管理重心下移,健全完善学校、学院(部)和科研团队权责清晰、目标明确的三级责任和目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等学术事务决策的支撑作用;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团队协同创新、区域协同创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完善科技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以成果产出和实际贡献为导向,以代表性成果为主的科技工作绩效评价制度。

16.推进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完善学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全面运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学校经济活动过程控制。突出绩效预算导向,试行校内专项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全面实施《华中农业大学教学科研房屋土地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统一规范、清理公房出租出借行为,严禁各单位和个人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分部门负责的管理体制。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逐步建立机组开放共享评价体系。落实“管办分离、事企分开”要求,依法完善资产经营公司治理架构。

17.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学校咨询议事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机构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学校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建立教职工、学生申诉处理和法律援助机构,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三、加强教育教学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8.启动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年”。制定相关工作方案,通过研讨、讲座、论坛、培训等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方法,强化课程学习的过程评价,积极探索适应MOOCSP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下的考试方法改革,完善学生学习激励制度,加大学生赴境外开展课程学习、短期交流、游学、实习等工作力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狠抓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19.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实践教学,系统构建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体系。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开设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类创新创业课程,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制度,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平台和创新实验室建设,做好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申报工作。强化创新创业训练,完善“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建设。

20.组织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修订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及管理规定,建立符合校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评估、认证机制。开展农学专业专业认证试点,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工科专业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1.推进课程和教材建设。做好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加强课程中心建设。组织立项第三批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等平台新增上线课程20门;引进通识类在线开放课程30门。组织出版第三批数字课程。构建适应混合式教学的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出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22.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探索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新途径,多渠道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以导师遴选、绩效评估、职称评审等条件为基础依据,建立科学、客观、全面的导师绩效评价机制,探索实施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和质量控制管理,加大学位论文答辩质量及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全面推进博士学位论文全盲评制度。

23.加强素质教育。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探索德育美育融合推进新路径,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艺术普及活动,推进校本文化艺术创作。做好普法、军事国防教育、科普和语言文字工作。

24.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继续实施优质生源工程,完善招生章程,严格执行“阳光招生”,确保各类型招生录取依法依规。稳妥做好港澳台招生录取工作。倡导绩效导向,完善研究生指标分配制度;突出目标引导,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和研究生分类复试选拔制度。推进“重点百企走访计划”,拓展就业市场。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开展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和个体职业咨询相结合的咨询辅导工作。

25.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坚持依法依规办学,稳步推进成人学历教育,开展各类教育成果认证,建立自学考试与函授教育课程学分互认机制。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强化涉农教育培训,固化精品项目,做好精准扶贫培训。

四、推进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26.启动实施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按照“强优固特,扶需培新,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的建设思路,科学编制建设方案,积极争取资源,用好资金,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推进优势学科形成国际优势、新兴学科快速发展、学科结构有序调整。制订学校学位授权点管理办法,组织生物学等11个学位授权点开展合格评估工作。

27.加强人才精准引进。坚持“按需设岗、按岗招聘,质量导向、宁缺毋滥,一流人才一流支持”的原则,坚持“联络一批、稳定一批、引进一批”的策略,不断创新引才渠道、举荐方法,充分发挥学院和高岗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优秀海外人才和学科发展急需人才,持续壮大优秀人才队伍。

28.加大教师培养支持力度。注重综合平衡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培养支持政策,构建内外人才政策统一的校内人才体系,启动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狮山硕彦计划”,与国家和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有机衔接,遵循学科和人才发展规律,形成符合校情的人才发展支持体系;创新校内人才体系推荐遴选方式和个性化综合支持方案,激励和保障不同年龄段和职业期的教师静心问学、潜心育人。

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29.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重大科研项目建议和预研制度,全面提升项目建议和项目组织化水平。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科技供给,提升重大科技创新能力。拓展人文社科创新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强智库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积极融入国家“金字塔”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体系框架,积极推动生物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全球招聘及相关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开展。全年力争新批各类科技经费7.5亿元。

30.提升科技成果产出能力。深入实施“标志性成果培育计划”,加大成果培育和储备,促进高水平、原创性科技成果产出。全年力争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科技奖励4-5项。力争发表SCI收录论文1200篇,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12个;获批注册新兽药证书、新农药证书、新肥料登记证书1-2个;制订国家和地方标准8项;申请专利350件,授权240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8-10件;植物新品种权申请1-2件。

31.扩大社会服务影响力。构建以精准服务、集约服务、联动服务为主体的社会服务工作体系,健全社会服务首席专家负责制,科学实施“111计划”和“双百计划”,增强社会服务的系统性、持续性和针对性。完善“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做好定点扶贫湖北省建始县和黄梅县苦竹乡油铺街村的精准扶贫工作,统筹协调新农村工作队、三峡移民对口支援、“616”工程、科技支持大别山和武陵山、科技入滇等扶贫开发项目,做好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等高校工作。

3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科技成果推介、交流和转化的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登记、公示和奖励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做好所办企业规范清理工作,实现学校企业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33.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健全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学风建设三落实、三公开制度。建立学术规范教育制度,以新生入学、新教职工岗前培训、学术道德专题讲座、学术规范课程为主要载体,加大学术规范相关制度的宣传力度。开展科研记录检查;加大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力度。

六、完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格局,提升国际影响力

34.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伙伴大学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科研合作与交流、学生交换与合作办学等领域的双边合作交流,鼓励学院、学科与国际一流学科、实验室建立深度合作伙伴。拓展与巴基斯坦高校的合作关系,巩固拓展与埃及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35.推动国外引智工作。积极引进高端外国专家,大力提高引智项目绩效。根据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需要,加强外籍师资引进、聘用管理和服务。

36.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优化来华留学生生源结构,设立“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吸引沿线国家优秀留学生。完成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推进留学生培养环节趋同管理。完善留学生学籍预警机制,建立退出或淘汰机制。实施优秀留学生培植计划。

七、加强科学管理,提升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

37.加强财务、审计工作。大力推进预算公开,推进财务绩效管理;开展收费管理专项清查,全面实行依法依规收费、“无现金”收费,从源头防范“小金库”存在风险。开展资金管理使用专项自查,防范资金使用廉政风险。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制订基建工程管理与审计制度,发挥审计在各类投资建设中的作用。

38.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加强基建项目报建报批和前期论证工作,强化施工进度管理。新建第三综合实验楼、工科创新与实训基地,续建体育训练馆项目。实施校园道路黑化、雨污分流、野芷湖沿岸绿道工程。推进农理科综合创新基地、专家公寓、“一带一路”国际农业教育与科技合作中心等项目的可研立项与报建工作。完成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及报批工作。克难攻坚,完成校园建设相关拆迁、环境整治任务。

39.加强国有资产、采购与招投标管理。做好资产清查核实上报工作。规范物资设备采购,做好大额购置项目论证。完善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体系,推进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加强采购与招投标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评标专家库建设,加强评审专家管理;进一步完善包括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校内维修专项等项目的招投标程序,强化项目执行监控,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40.做好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优质水电供配保障。成立住房使用管理委员会,规范住房管理服务。科学实施基于绩效的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与维修项目。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线,推动后勤服务模式改造升级,提升后勤集团服务保障水平;委派财务总监,加强对后勤集团及财务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丰富图书馆藏资源,提高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强化档案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坚持特色办刊,提升学报影响力。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做好计划生育、大学生医保、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坚持质量优先,办好附属学校和幼儿园。

41.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启动“智慧华农”升级改造基础工程,完善数据仓库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新一代校园卡系统。全面实施办公区校园网无线覆盖,建设完善一体化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和多功能集成的信息化教学楼群,完成人事、注册、学籍、财务等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推进IDC中心机房设备更新换代,加强IT软硬件公共平台建设和运维,建设教职工个人资源中心。

42.推进校友与基金工作。做好华中农业大学校友会换届工作,召开第八次校友代表大会,开展12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启动校史编纂和校友事迹宣传工作。规范运行教育发展基金,召开校友基金工作年会。

43.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做好市场管理、社区服务、校园110服务、户籍服务等工作。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校园综合治理工作水平。完善保密审查机制,加强机要保密工作。依法做好信访工作。

 

 

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430070    CopyRight (C) 2013 华中农业大学版权所有